2025-10-1016
根据普益标准最新统计,9月末理财产品存量规模约为30.8万亿元,较上月微降0.4万亿元。当月市场呈现"存款搬家"持续、"股债跷跷板"效应显著的特点,其中债券市场受到基金销售新规(征求意见稿)影响出现明显调整。市场普遍担忧银行金市和银行理财可能大规模赎回债券基金,导致纯债类理财产品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。
然而,分析表明市场可能过度解读了新规的短期影响。一方面,政策执行时点晚于预期,预计正式文件将在年底出台,考虑到产品合同修改等过渡期安排,实际执行时间可能推迟至2026年下半年。另一方面,潜在赎回规模或低于市场预期:银行金融市场部主要将基金作为交易工具,可能呈现"赎基买债"的操作特点;而理财资金主要通过ETF和基金专户参与市场,这些渠道在政策适用上享有一定豁免。总体来看,银行理财对公募基金的实际赎回规模将显著低于市场预期。
在当前股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,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把握机遇,核心是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基础上,适度提升权益等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。随着理财产品"估值魔法"逐渐失效,建立科学的股债均衡配置框架显得尤为重要。理想的产品组合应当以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作为"压舱石",同时将权益资产作为收益增强工具,形成既能追求收益又能有效控制回撤的产品结构。这种配置思路好比驾驶车辆:债券资产提供平稳前行的基本动力,而权益资产则在市场向好时发挥加速器作用,二者相辅相成,契合理财客户对稳健收益的核心需求。
在这一转型过程中,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合作将日益深化。理财子公司可以借助公募基金在权益投资研究、主动管理和组合构建方面的专业优势,通过委托投资或ETF轮动等模式,将优质的风险资产定价能力引入自身产品。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,既能弥补银行在权益直接投资方面的经验不足,又能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综合财富管理服务,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。